理家理心系列之九
我廚我心(下)
█馬睿欣
家上期說到「廚房是品格的研究所」,因此我們在廚房中可以找到「 謙卑」、「耐性」、「勤奮」。還可以找到什麼呢?
廚房尋寶:創意
當然,勤奮的人也會疲憊,除非她在創意的喜悅中生生不息。
廚房裡有很大的創意空間,任由我們揮灑。「三餐如何烹煮才能經濟實惠又健康」是藝術,「餐具用品如何收才能方便省空間」是藝術,「做菜用餐時如何能預防髒亂累積」也是藝術。
有段日子,每天傍晚到了做晚餐時壓力就特別大,原因是兩個上小學的女兒要做功課,兩三歲的老三則黏著我不放。
於是我讓女兒把功課拿到餐桌上做,買了一堆磁鐵的英文字母,讓老三在冰箱門上玩,如此我既可以隨時回答女兒問題,老三在身邊也玩得很開心。先做好功課的女兒還可以陪弟弟學拼字。
孩子長大些,飯後的廚房,常是我和孩子獨處的心事花園。我會要求孩子輪流單獨留下來幫我做清潔工作,那時,我常可以和他們有較隱私的心事交流。
發揮一下創意,不單可以解決廚房的難題,更可以使廚房成為一個溫馨的角落。
從前我曾為才整理好廚房,孩子又來要點心吃煩躁不已,常會一邊不甘不願地弄點心,一邊警告孩子地才擦過、碗才洗好。現在我盡量(有時還是會發作)與孩子共享點心時間, 坐在旁邊看他們吃,與他們聊天。其實孩子吃點心時通常比吃三餐快樂, 父母很可以利用這機會與他們溝通談心。
這些年來,我在廚房擷取了一個角落,是洗碗槽前的那塊小三角形平台,把它當成我的「心靈小憩」。有時 我會買盆花去栽放在上頭,享受那季盛開的朝氣;有時我剪下庭院裡栽的玫瑰,享受豐收的喜悅;有時,我讓它空,享受儉樸的滿足。
在廚房忙得最喘不氣來的時刻, 我會對那小塊空間望一眼,讓心靠在上頭幾秒鐘,每晚累了一天,在洗碗槽前做最後清潔工作時,我會對那小塊空間吸氣吐氣,讓上頭的花草撫慰我的疲憊。
無論妳的廚房空間大小,都可以發揮創意找到一個「心靈小憩」。 我聽說有人用一張椅子,有人用一面牆,有人用一個珍愛的馬克杯,只要妳能在裡頭留一個空間給自己,就能在諸般挑戰裡再次出發。
廚房尋寶:接納
我在廚房裡,天天學著接納我所愛的家人,和我所處的環境。
很多談婚姻的書和演講都專注於溝通的藝術,認為夫妻不合最大的關鍵在「不會溝通」。但我從接觸到的破碎婚姻中,發現「無法彼此接納」是最根本的問題。
許多夫妻學會溝通之後,對彼此的個性、原生家庭、想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。然而頭腦上的認知雖重要,若無法在現實中接納因傷痕帶來的軟弱,或成長環境塑造出的個性,婚姻仍然會顛簸動盪,甚至走不下去。
廚房,訓練我們從最基本的接納開始,從不同的胃口、不同的飲食習慣,去接受那背後講述的漫長故事。
我家老公是半個北方人、半個客家人、在台灣長大、來美國十餘年。婆 婆則是標準的南方客家人,在台灣生活了大半輩子,晚年才來美國定居。
我的三個小孩都是美國人,擁有視漢堡披薩為珍品的洋胃口。
我的雙親都是點心文化濃厚的台南人,但我自幼離台,分別在拉丁美洲和北美國家居住,生活在海外的時間比家鄉的年日多很多。
我們一家六口的成長背景不同, 使我們喜愛不同的食物、厭惡不同的食物、習慣不同的烹調方式。
在草莓季節來臨時,我看著孩子 們歡天喜地圍著餐桌上一大盆草莓歡呼, 先生卻皺著眉說:「草莓是吃了會噁心的水果。」在美國超市雞肉大減價時,我和孩子們啃著鮮嫩的雞腿,婆婆卻對洋雞鬆軟的肉質不敢領教。
只有當一個長時間守著廚房的女人,把這些「不同」收納進心裡,家庭和睦的氣氛才可以由此散發。
除了胃口,廚房裡的情緒也很真實。重複的烹煮辛勞,重複的清理辛勞,都在詢問我們:「今天,能否接納家人不同的情緒表達?」
家人一句挑剔的話、一張臭臉、 一個不屑的動作,流進廚中裡忙碌的生活裡,都會深深地影響我們,很多家庭主婦特別有此體會。很多妻子母親第一個罷工的地方就是廚房,原因也在此。
在廚房裡,我們操練著對家人情緒的接納,用恆久的、重複的行動向我們的家人宣告內心的接納,無論他們是喜是怒是哀是樂。
廚房尋寶:等候
廚房裡,單靠忍耐太辛苦,一味地接納太被動,我的廚房生命是株向著陽光抬頭的小草,每日,都是有盼望的等候。
等候是期待、是信心的表達,被油煙熏黃的歲月裡,我們等候著孩子從嬰幼長大,等候著家人從挫折重新出發,等著愛的星火緩緩熱透了家人的生命園子,燒出一片一片燦爛的花燄。
等候的過程漫長,等候像赤足踩在碎石路上,有時被尖銳的石子刺痛,緩下腳步慢行,但忍著走過一段路會習慣而順行起來。我把等候的 心埋在廚房裡,天天做同樣的刷洗動作,是等候使我的心更新變化,相信不變的付出,要在我心愛的家人生命中,日日生發肉眼所不能見的改變。
我的丈夫在下班回家途中,無論那天多忙多累,路上塞車多麼瘋狂, 他知道妻子在廚房燒出一桌子熱菜熱飯等著自己; 我的孩子或在臥房寫功課,或在鋼琴前皺著眉練那首彈得快發霉的曲子,當他們肚子餓時,知 道母親在廚房裡必有預備。
在這個被競爭撕裂,人人沒命奔跑的世代裡,「等候」是昂貴的補品,是難求的醫治。「被愛」,是「被等候」。
幸福的心,是「知道有人在等候自己」的心。
廚房中學來的等候,讓我把愛、把幸福澆灌在我心所繫的花圃裡。
一起想想看
1.請簡單分享妳的廚房經驗,或描述妳對廚房的感受。
2.妳在廚房裡得到最大的收穫是什麼?
3.廚房生涯裡最大的挫折是什麼?如何面對克服?
4.自廚房結出來幾種品格果子裡,那一種是妳特別需要、或希望擁有的?有無任何原因讓妳遲遲結不出來?
作者馬睿欣著有叢書【理家理心】(真愛家庭協會/天恩出版社聯合出版),台灣讀者若欲購買者請點連結---> https://goo.gl/TCn1Gw
廚房尋寶:創意
當然,勤奮的人也會疲憊,除非她在創意的喜悅中生生不息。
廚房裡有很大的創意空間,任由我們揮灑。「三餐如何烹煮才能經濟實惠又健康」是藝術,「餐具用品如何收才能方便省空間」是藝術,「做菜用餐時如何能預防髒亂累積」也是藝術。
有段日子,每天傍晚到了做晚餐時壓力就特別大,原因是兩個上小學的女兒要做功課,兩三歲的老三則黏著我不放。
於是我讓女兒把功課拿到餐桌上做,買了一堆磁鐵的英文字母,讓老三在冰箱門上玩,如此我既可以隨時回答女兒問題,老三在身邊也玩得很開心。先做好功課的女兒還可以陪弟弟學拼字。
孩子長大些,飯後的廚房,常是我和孩子獨處的心事花園。我會要求孩子輪流單獨留下來幫我做清潔工作,那時,我常可以和他們有較隱私的心事交流。
發揮一下創意,不單可以解決廚房的難題,更可以使廚房成為一個溫馨的角落。
從前我曾為才整理好廚房,孩子又來要點心吃煩躁不已,常會一邊不甘不願地弄點心,一邊警告孩子地才擦過、碗才洗好。現在我盡量(有時還是會發作)與孩子共享點心時間, 坐在旁邊看他們吃,與他們聊天。其實孩子吃點心時通常比吃三餐快樂, 父母很可以利用這機會與他們溝通談心。
這些年來,我在廚房擷取了一個角落,是洗碗槽前的那塊小三角形平台,把它當成我的「心靈小憩」。有時 我會買盆花去栽放在上頭,享受那季盛開的朝氣;有時我剪下庭院裡栽的玫瑰,享受豐收的喜悅;有時,我讓它空,享受儉樸的滿足。
在廚房忙得最喘不氣來的時刻, 我會對那小塊空間望一眼,讓心靠在上頭幾秒鐘,每晚累了一天,在洗碗槽前做最後清潔工作時,我會對那小塊空間吸氣吐氣,讓上頭的花草撫慰我的疲憊。
無論妳的廚房空間大小,都可以發揮創意找到一個「心靈小憩」。 我聽說有人用一張椅子,有人用一面牆,有人用一個珍愛的馬克杯,只要妳能在裡頭留一個空間給自己,就能在諸般挑戰裡再次出發。
廚房尋寶:接納
我在廚房裡,天天學著接納我所愛的家人,和我所處的環境。
很多談婚姻的書和演講都專注於溝通的藝術,認為夫妻不合最大的關鍵在「不會溝通」。但我從接觸到的破碎婚姻中,發現「無法彼此接納」是最根本的問題。
許多夫妻學會溝通之後,對彼此的個性、原生家庭、想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。然而頭腦上的認知雖重要,若無法在現實中接納因傷痕帶來的軟弱,或成長環境塑造出的個性,婚姻仍然會顛簸動盪,甚至走不下去。
廚房,訓練我們從最基本的接納開始,從不同的胃口、不同的飲食習慣,去接受那背後講述的漫長故事。
我家老公是半個北方人、半個客家人、在台灣長大、來美國十餘年。婆 婆則是標準的南方客家人,在台灣生活了大半輩子,晚年才來美國定居。
我的三個小孩都是美國人,擁有視漢堡披薩為珍品的洋胃口。
我的雙親都是點心文化濃厚的台南人,但我自幼離台,分別在拉丁美洲和北美國家居住,生活在海外的時間比家鄉的年日多很多。
我們一家六口的成長背景不同, 使我們喜愛不同的食物、厭惡不同的食物、習慣不同的烹調方式。
在草莓季節來臨時,我看著孩子 們歡天喜地圍著餐桌上一大盆草莓歡呼, 先生卻皺著眉說:「草莓是吃了會噁心的水果。」在美國超市雞肉大減價時,我和孩子們啃著鮮嫩的雞腿,婆婆卻對洋雞鬆軟的肉質不敢領教。
只有當一個長時間守著廚房的女人,把這些「不同」收納進心裡,家庭和睦的氣氛才可以由此散發。
除了胃口,廚房裡的情緒也很真實。重複的烹煮辛勞,重複的清理辛勞,都在詢問我們:「今天,能否接納家人不同的情緒表達?」
家人一句挑剔的話、一張臭臉、 一個不屑的動作,流進廚中裡忙碌的生活裡,都會深深地影響我們,很多家庭主婦特別有此體會。很多妻子母親第一個罷工的地方就是廚房,原因也在此。
在廚房裡,我們操練著對家人情緒的接納,用恆久的、重複的行動向我們的家人宣告內心的接納,無論他們是喜是怒是哀是樂。
廚房尋寶:等候
廚房裡,單靠忍耐太辛苦,一味地接納太被動,我的廚房生命是株向著陽光抬頭的小草,每日,都是有盼望的等候。
等候是期待、是信心的表達,被油煙熏黃的歲月裡,我們等候著孩子從嬰幼長大,等候著家人從挫折重新出發,等著愛的星火緩緩熱透了家人的生命園子,燒出一片一片燦爛的花燄。
等候的過程漫長,等候像赤足踩在碎石路上,有時被尖銳的石子刺痛,緩下腳步慢行,但忍著走過一段路會習慣而順行起來。我把等候的 心埋在廚房裡,天天做同樣的刷洗動作,是等候使我的心更新變化,相信不變的付出,要在我心愛的家人生命中,日日生發肉眼所不能見的改變。
我的丈夫在下班回家途中,無論那天多忙多累,路上塞車多麼瘋狂, 他知道妻子在廚房燒出一桌子熱菜熱飯等著自己; 我的孩子或在臥房寫功課,或在鋼琴前皺著眉練那首彈得快發霉的曲子,當他們肚子餓時,知 道母親在廚房裡必有預備。
在這個被競爭撕裂,人人沒命奔跑的世代裡,「等候」是昂貴的補品,是難求的醫治。「被愛」,是「被等候」。
幸福的心,是「知道有人在等候自己」的心。
廚房中學來的等候,讓我把愛、把幸福澆灌在我心所繫的花圃裡。
一起想想看
1.請簡單分享妳的廚房經驗,或描述妳對廚房的感受。
2.妳在廚房裡得到最大的收穫是什麼?
3.廚房生涯裡最大的挫折是什麼?如何面對克服?
4.自廚房結出來幾種品格果子裡,那一種是妳特別需要、或希望擁有的?有無任何原因讓妳遲遲結不出來?
作者馬睿欣著有叢書【理家理心】(真愛家庭協會/天恩出版社聯合出版),台灣讀者若欲購買者請點連結---> https://goo.gl/TCn1Gw
本文出自真愛家庭雜誌第51期
更多真愛雜誌精彩內容→https://www.familykeeperss.org/emagazineinde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