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身邊有人「想輕生」…基督徒關懷者要留心的兩件事
我要購買
我要兌換
產品說明
在憂鬱症已成文明病的年代,新聞時不時會報出有名人因憂鬱症自殺的消息。(圖 / shutterstock)
在憂鬱症已成文明病的年代,新聞時不時會報出有「名人因憂鬱症自殺」的消息。這些人可能過著不愁吃穿的生活、外表看來毫無異狀,但私底下,可能正經歷著重大壓力事件,亦或有著難以擺脫的心魔。不論如何,走向這樣的結局,總令人感到遺憾。
現代人要面對的生活議題,比過去更為複雜,不少人都有憂鬱傾向、或有憂鬱症的診斷。面對無望人生,有些人開始有輕生意念,甚至會向身邊親近的人傳達「想死」的心情──這個時候的我們,特別是身為基督徒的關懷者,應該要怎麼回應比較好?
具有台灣正道神學院教牧博士、美國加州豐收神學院道碩及家庭事工輔導碩士的延玲珍老師,在八月將推出的新書《人人都能輔導》裡,談及關懷助人者必備的自殺防治知識。
當一個人表達自己想死,問他愈多關於「想怎麼死」等細節問題,愈會鼓勵對方去自殺嗎?而,趕緊勸說「別想這麼多」、「想開一點」會不會更合適呢?
「假使我們更有經驗、更知道怎麼樣有效的與這樣(有自殺念頭)的人談話,就可以更有效的拉他們一把。」或許,許多選擇輕生的人,不一定要用這樣的方式走到人生終了。
我們可以做的事…
延玲珍在書中特別強調,所有的自殺行為,在最後那一刻都是衝動的。這代表,若當事者身旁可以有人評估、辨別自殺意念或自殺企圖的強烈程度,建立起支持系統輪流陪伴,便較有可能挽回憾事。
一個有心想關懷當事者的人,可具體了解當事人已做了哪些「計畫」。像是:想怎麼死?什麼時候死?延玲珍提醒,有一個關於自殺防治的迷思,那就是「問愈細節,會愈鼓勵對方去自殺」,事實並非如此。另外,更不要急著勸說「不要想那麼多」,這句話並沒有幫助。
此外,也可以幫助當事者想想,怎麼達到「小目標」。例如:你要先照顧好自己和小孩,才能面對債務問題;再來,要求當事人在一定時間內一定不會自殺。例如:你可以答應我嗎?明天我打給你,你會接我電話。
最後,可以「訂定約定」,告訴對方若下次又有自殺念頭,一定要通知親友。
應該避免的事…
關懷有自殺企圖的親友時,一定要留意講話的態度與用詞。不要給予空洞安慰(例如:這沒事啦!),或是想用教導的方式、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方式來回應。
道德和倫理勸說,也不是好方法,可能使當事人的感受更糟糕。更不要評價當事人,像是:你不覺得你這樣很自私嗎?一位好母親會對孩子這麼殘忍嗎?
接觸、陪伴有自殺傾向的親友,是一件非常不容易、且充滿壓力的事情,我們終究無法為他人的生命負責,但仍然有機會及時幫助他人,找回活下去的信心。
聖經有記載自殺的例子(亞比米勒、參孫、掃羅…),在神學上卻很難解答「靈魂是否得救」的議題。哥林多前書3章16到17節明確地說:「豈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,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?若有人毀壞上帝的殿,上帝必要毀壞那人。」傳道書3章2到13節也描寫了世上萬物的生命歷程,「生有時,死有時;栽種有時,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…」
活著要面對非常多的痛苦,但那些等候的人,可以從苦難中得到生命的意義。延玲珍分享,聖經確實給了基督徒活下去的盼望──「倚靠神就能得著益處,苦難中也不會白白受苦。」
「無論多大的哀痛,都終有一天會過去…人孑然地一生走一回、也終將放下一切交託出去。在勞苦的世俗中,我們能得到的最大安慰,是終身喜樂行善,享受勞碌所得,在空虛年日中找到有意義的生活。」
延玲珍相信,若愈多基督徒能具備自殺防治的觀念,必能幫助更多人重拾盼望、找出生命意義,不一定要走向自殺的路。
上帝造萬物,各按其時成為美好,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。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,人不能參透。我知道世人,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;並且人人吃喝,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,這也是上帝的恩賜。─傳道書3章2-13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