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身成家、婚育脫鉤影響社會風氣 從「基督徒角色」思考及關心,傳遞屬神價值觀
我要購買
我要兌換
產品說明
關於單身成家、婚育脫鉤、志願單親...等,現在許多看似「流行詞(價值觀)」正在發燒。社會議題從台灣女藝人日前無預警於社群分享孕照、公開生女消息,當中一句「我沒有結婚」,引發大眾關注、討論,有支持的聲音,也有提出不同看法的觀點。
對於社會上不斷興起的「新流行詞」成為世代價值觀,身為基督徒,可以如何從聖經的角度來探討、表達信仰價值?如同聖經鼓勵我們的,成為世上的光與鹽。
「台灣真愛家庭協會」執行長延玲珍老師長期關注家庭婚姻事工,於海內外帶領恩愛夫妻營、活力婚姻夫妻營、開辦各類講座及研習會,深知現今社會上普遍家庭功能微弱,無論單親或雙親都較難提供完整功能,針對這類議題,她分析,早已存在於社會;最近新聞事件主要以台灣藝人鬼鬼(吳映潔)10日無預警於社群平台分享孕照、公開生女消息,其中一句「我沒有結婚」,引起大眾對「女性單身成家」的高度關注,輿論中不少人聲援恭喜,也有人持不同看法,引思正反熱議。
女性單身成家「價值觀」,影響社會多層面
由於女藝人的公眾人物身分,較易擴大這類議題社會效應。其實早在多年前、疫情之前開始,延玲珍觀察社群媒體蓬勃發展下,就不時看見此類議題發酵,特別連「華人」,即相對西方文化較為保守的華人文化,走向也漸朝向西化作風。
社群媒體上許多較有能力的女性,就她個人觀察覺得,思維較是:「我有能力,想要什麼,為什麼不可以,然後這是我個人的事。」
網路上,眾所周知一位有名海外單親華人女性,為成功事業家,遠赴美國取「精」,已養育4名子女,不時曬出可愛孩子照片,物質享受超凡,甚至騎馬、打高爾夫球等,這些是一般雙親家庭未必能給予的物質;現階段美好留影,對於社會影響後果目前尚未能下定論,然,此價值觀的傳遞已激起相當大的挑戰漣漪。
「四方面」受影響
延玲珍點出,第一個,價值觀已偏重於「人以成就為取向」。只要自身能力足夠,有社經能力,就有本事、也就沒有難成的事。更要警醒的是,如此價值觀——「我單身一個人只要有能力可以決定」,已如「溫水煮青蛙」,漸淺移默化、不知不覺正在影響社會每一階層。
第二個,孩子的出身是自己無法選擇的。婚姻制度中,夫妻關係所生下的孩子,「關係上」較有明確保護,現今則已經打破,用單身制度產生的下一代,已開始慢慢延續形成不同社會氛圍。
延玲珍進一步說明,「所以,這樣的孩子將來等到他/她開始追尋自我價值或自我認同時,或者將來引發身心健康問題時,現在雖難評估,甚或10幾、20年之後,整體社會才會收到果子。」
第三個,則是挑戰家庭觀念中雙親角色的架構。孩子的教養培育功能,已非落在生育者的雙方上,這是整體社會急需面對的現況。
第四個,過度強調單身女性的自主權,即對身體的自主。特別是單身女性,如公眾人物示範生命從自我身上產出另一個生命,這樣有何不可?但忽略注意到全人身心靈的後續發展需要。
新的生命來到世上,除了肉體以外,未來還有身份認同、身心健康等層面的生命課題,現階段單身女性成家,較無做長遠考量,如此,讓社會氛圍漸漸接受、且越來越多人接受。然而接受,並不表示正確。
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,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。—創世記1:27
延玲珍強調,教會與基督徒多知道,應以《聖經》為生活的根據。
人的被造出自上帝造男造女,且神要人類生養眾多。而每位女性的卵子仍須另一位男性的精子結合,才能誕出另一個生命體,至今尚未有科技能力能超越。
作為基督徒而言,應感謝上帝的創造是不改變的,女人是從男人造出的,必須從男人女人的結合,才能製造出下一代,這是聖經真理的根據。
因為先造的是亞當,後造的是夏娃;且不是亞當被引誘,乃是女人被引誘,陷在罪裡。然而,女人若常存信心、愛心,又聖潔自守,就必在生產上得救。(提摩太前書2:13-15)
由經文可見,先受誘騙的是女人夏娃、不是亞當,上帝的創造中,造男造女是有次序,當上帝要人學習順服,女人卻是第一個疑惑神的權柄。
當女人想要自己一個人自主家庭婚姻,代表,難以服從於上帝設立男人的權柄之下,權柄無關乎「能力」問題,乃是次序關係;所以,基督徒可以想一想,在上帝的創造中,為什麼上帝要我們學習順服?
其實,聖經中講男人、女人都是平等的,甚至女人的創造是來幫助男人;可以說,女人並非弱者、也非次等。
哥林多前書11:11-12提到,然而照主的安排,女也不是無男,男也不是無女。因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,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;但萬有都是出乎神。
按聖經教導,基督是個人的頭,男人是女人的頭,神是基督的頭。可見,上帝創造男女、婚姻家庭,都有次序。人如果要打破這個次序,常是自討苦吃,社會上已有無數例子,反映出人類因著家庭婚姻制度改變,最終,人恐要吃到不順服上帝的苦果。